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行情  > 正文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前瞻:消费复苏、宏观政策需保持战略定力

时间:2022-12-16 12:49:59    

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的2022年已接近尾声。相较之下,市场机构普遍对2023年更为乐观。展望明年,部分机构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将“如释重负”;多家机构预计,在各项投资持续发力、消费持续复苏的支撑作用之下,明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望超过5%。

消费有望持续恢复

展望明年,疫情影响越来越小,而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优化,消费亦将持续恢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银研究认为,2023年,消费有望在疫情影响相对减轻和政策持续支持下保持恢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

“疫情防控措施或将更加优化,将为2023年服务消费、线下消费恢复创造良好条件,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接触类消费将成为消费恢复的主要推动力。”中银研究预测。此外,房地产市场逐步筑底回升,带动家具家电、建筑装潢等住房相关消费回暖。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亦认为,进一步重新开放有望刺激居民购房需求。房地产政策已显著放宽,助推经济复苏。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有所改善,家庭储蓄增加,债务减少。目前, 潜在购房者依然担心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及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度。随着中国在 2023 年下半年加速开放,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强势复苏。

“这或带来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熊奕认为,中国尚未受到全球通胀高企的影响。但当中国经济加快重新开放的步伐,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特别是餐饮、娱乐行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的职位空缺或将激增,从而降低失业率, 并推升薪资水平。

不过,中银研究认为,2023年物价水平总体温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剪刀差”将有利于中下游企业利润改善,同时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或将引起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波动,仍需要高度关注外部通胀输入压力。

基建投资仍是重要支撑

毕马威发布的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将有所改善,经济增速将较今年有所提升。 国内方面,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有序恢复,带动消费逐渐复苏。宏观政策也将维持稳增长的基调,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推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拖累也将有所减少。

对于基建投资,中银研究预计2023年政府将继续加强基建项目储备,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运用准财政工具等方式拓展资金来源,推动基建项目早开工、专项债等资金早使用,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同时,中银研究预计,房地产投资亦将企稳回升。“金融16条”等政策将进一步助力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提振购房者信心并释放合理住房需求,在2022年低基数基础上房地产投资降幅将有所收窄。但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需要时间,从销售回暖带动房企拿地、新开工情况好转,再传导至房地产投资扩张的复苏进程或相对缓慢。

此外,植信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亦认为,当前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持续落地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等一系列积极因素将支持2023年的经济恢复,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依然存在。疫情反复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信心形成制约,需求恢复仍有一定难度。同时,随着房企融资政策进一步放宽,房地产投资大概率企稳回升。但经过两三年较大幅度调整,又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恢复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且受到居民收入与购房信心的约束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货币和财政政策仍需维持宽松

“为实现经济的恢复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宏观政策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连平认为,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强化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认为,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调节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根据一定时期就业、收入、增长的经济社会状况, 财政政策选择实施扩张性、中性或紧缩性的政策,针对性地运用税收、投资、救助、补贴、政府购买等工具对经济增长进行逆周期调节。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发挥着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功能、对经济失衡的调节功能与对社会公平的维护功能。

“经济活动在开放的第一阶段仍将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因而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在短期内仍将维持宽松。”熊奕预计,2023 年中国的预算赤字率将由 2022 年的 2.8%小幅提升至 3%,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预计将从2022年的3.65万亿人民币提升至4万亿人民币,以延续税收优惠政策并支持疫情防控。

此外,对于货币政策,中银研究认为,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略宽,同时要密切关注外部风险演变的影响。

“考虑到经济恢复基础依然不稳,货币政策宜延续稳中略偏宽松导向,维持整体融资环境稳定。”中银研究认为,引导金融机构用足、落实好各项增量政策工具,继续增大对普惠小微、绿色、科创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要继续做好针对餐饮、文旅等困难行业的纾困工作,不盲目抽贷、断贷,帮助企业经营尽快回归正轨,持续稳定经济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年底到明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操作空间,可能会开拓一些新的领域,比如需求端、消费端等。”连平认为,为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推动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可能会考虑创设消费专项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以较低的价格,发放消费贷支持装修、家具家电、旅游等的消费,利率有可能降至3%以下。

不过,连平亦认为,利率下调在未来可能有空间,但空间相对有限。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目前已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今年9月为4.65%,较6月下降0.11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也已是历史最低水平。短期市场利率也已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并没有太多的下调空间。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