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行情  > 正文

澄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让科技创新之花落地生金

时间:2023-07-28 10:27:25     来源:海南日报

澄迈县南天聚力非标装备技术研究所内的非标装备中试基地生产车间。记者 高懿 摄


(资料图片)

海南日报记者 高懿

“色香味俱全,这次试菜很成功,愈发期待我们的合作。”7月25日,在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泰渔业)的试菜区域,意向单位有关负责人赵凌对于摆在眼前的十余道预制菜菜品很是满意,随即双方便敲定后续合作事宜。

最合赵凌胃口的酸菜鱼预制菜正是来源于海南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一项新的成果转化,该中心也于近日正式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与此同时,我省三家中试研究基地之一的海南省非标装备中试研究基地也落地澄迈。

“要让更多养在‘深闺’的科研成果通过这些平台风光‘出嫁’。”7月25日,澄迈县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澄迈县工信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平台加速布局的背后,澄迈新动能正蓄势待发。

强主体

壮大科技创新“雁阵群”

快节奏时代,加热或是简单烹饪即可食用的预制菜愈发受到市场欢迎。

看中预制菜市场的火热,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翔泰渔业选择“两条腿走路”,将农产品转变为预制菜,让罗非鱼摆脱既往形象,摇身一变打造出“海南鲷”高端品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跃上新赛道。

下午两点,多辆运鱼车鱼贯涌入,车厢满载着新鲜出水的渔货。它们被倾倒在智能流水线上后,工人们动作迅速、手法娴熟,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海南鲷进行清洗、去骨,又将去骨后的海南鲷放入自动切片机进行切片,并在腌制机中加入油盐等调料腌制。

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条鲜蹦活跳的鱼转眼便成为一道即烹美食。工厂来料即开工,海南鲷从捕捞出水到加工处理的“后半生”被浓缩成短短几个小时,最大程度“锁”住了食材的营养与鲜活性,仅海南鲷的有关预制菜品一年的销售额可达1亿元。

据马延鹏介绍,海南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预制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同时长期与海南大学、热带海洋学院等院校合作,以其水产品加工团队成员为支撑,形成了由院士、教授等专家组成的稳定科研队伍,并在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与旅游学院开设海南热带水产预制菜微专业,为科技创新平台提供有力的有生力量。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接收省内外高等院校派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人员,争取每年培养十二名左右的研究生和五名左右的本科生。”在马延鹏看来,构建良好预制菜科技创新生态,还将提升科技创新协同能力,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的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全过程协同发展,打造创新要素、资金、政策和人才聚集的创新体系。

7月25日,在海南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预制菜加工车间,工人正有序作业。记者 高懿 摄

提能级

提高重点领域原始创新能力

7月25日,在澄迈县南天聚力非标装备技术研究所内的非标装备中试基地生产车间内,用于天然橡胶初加工生产线的两台高效搅碎机的总装工作正有序进行。

“为满足工业生产企业生产多样化装备需求,非标机械装备定制服务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澄迈县南天聚力非标装备技术研究所理事长梁铭坚以正在装配的两台高效搅碎机为例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该类型的高效搅碎机是按照天然橡胶加工原料类型定制,需要配置不同刀叶数量的动定刀,进行相互配合工作,每一个零部件在生产车间由多位技术人员精确装配,再分阶段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中段测试,在最终出厂发货前还要进行负载投料测试;合格后,将产品说明书、测试结果随装备一起交付客户。

“一项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一般需要经历‘设计验证、试验验证、技术参数验证、样机试制、小批量制造、中试、产业化’七个阶段。中试环节是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梁铭坚告诉记者,运用“以产代研”的模式,可以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率达到90%以上,并能快速实现产业化。

梁铭坚用一组数据,直观地说明中试对科技成果转化乃至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反映出澄迈近年来不断坚持的“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让落户澄迈的制造业企业得以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

记者了解到,澄迈在开展非标准装备(设备)的制作上,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的老城科技新城,正不断推进“腾笼换鸟”转型战略,同时在材料和装备制造等领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非标部件加工制造”特征,具有良好的中试基础条件,可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位于澄迈的中海油深海深层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师对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设备进行调试。记者 张茂 摄

优布局

促进主链产业深度融合

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畅通“最后一米”尤为重要。如何让更多“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澄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今年以来,澄迈围绕“六个强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深海深层能源重点实验室、PK体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非标装备制造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走进深海深层能源重点实验室,一个个尖端仪器有序摆放,上空的吊机繁忙运作,一个个重型器械穿梭其中,一项项深海领域机械的测试正在陆地上完成。

不仅有被称为“贪吃蛇”的国内首套“璇玑”旋转导向与随钻测井系统,还有突破随钻声波、随钻电阻率探边、近钻头测井技术、高速泥浆传输技术等系列高端技术可进行突破性实验。

平台已搭建,下半年,澄迈该怎么干?

定目标,科技创新“最大变量”向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转变,将“沉睡”在书架上的科技成果“唤醒”。

目前,澄迈已初步构建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策源转化体系,通过加快建设“实验室”、抓紧落地“大装置”、优化扩大“高校圈”等方式,提升基础研究支撑能力、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下一步,要立足主导产业优势,瞄准未来产业布局,开展科技招商,以‘项目、政策、场景、基金’为支撑,力争招引更多的省内外优质科技企业和机构落地。”澄迈县工信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作用,采取多元化方式,支持科技招商、高企培育、平台建设、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等专项资金,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海南日报金江7月27日电)

一项技术成果从实验室

走向产业化7个阶段

设计验证

试验验证

技术参数验证

样机试制

小批量制造

中试

产业化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深海深层能源重点实验室

PK体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海南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非标装备制造中试基地等平台

运用以产代研的模式

可以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功率达到

90%以上

快速实现产业化

标签:

推荐文章